正因为房地产的火车头作用,它的辐射作用反过来也制约和作用于这个行业本身,这也就是为什么任志强单纯从一个行业的供需关系出发所作的分析总是被人们戏称为“大炮”的原因。不用说太远的,拆迁与房地产直接相关,这应该不会有异议。近来因拆迁而导致的社会问题接二连三,其中尤以9月份江西宜黄强拆事件最为触目惊心。这个事件在地方大力“维稳”的努力下,仍然受到人民日报社论的高规格点名批评,被认为见证了微博这一新兴公众平台的力量。但与其说这是微博的胜利,还不如说是房地产这个经济龙头的失败。
就这样,房地产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行业概念,甚至它还超越了经济的范畴。如果开发商自认对于房价有着不得不“死扛”的苦衷,他应该理解政府对于调控也必须“死扛”。
归根结底,楼市畸形繁荣背后更大的逻辑是GDP崇拜。这种崇拜的结果之一,就是我们在今年终于获得了一个名次,但却同时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反馈,让人心中五味杂陈。所以,楼市新政后面更大的逻辑也就必然是:转变增长方式。
水皮先生曾经设问:基础产业转移,深圳拿什么支撑它的高房价?在庆祝特区三十周年的仪式上,四位企业家发言的安排似乎透出一线消息。李嘉诚昭示深港合作、傅育宁代表央企支持——这没有什么悬念;另外两位的选择就有点儿意思了:王传福的意义在于产业升级与节能,马化腾(P26)的价值则是创新、创意与未来。事后很多朋友都认为,这两位“新人”取代了本应属于任正非的位置,他们代表的是明天的深圳。
所以,调控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在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房地产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决不是单纯干预这个行业的定价权。正如任志强所说,房价走势归根结底还是市场说了算。而当前的去货币化以保障消费需求,其实正是凸显和回归其行业本身的逻辑。正如我们在深圳谈“锂”的话题(P88),PE们的判断是:涉“锂”的风险,只是二级市场的炒作风险,而不是这个行业本身的风险。行业价值“锂所当然”。
开发商也应同样理解和发掘属于地产行业那份理所当然的价值。